民航局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全国民航预计日均运输旅客210万人次。高峰期出行由于航班密集,旅客量大,容易出现拥挤,产生摩擦,也是容易引发“机闹”的时候。到底哪些行为属于“机闹”?遇到这些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机闹”是旅客在民用航空器以及机场等公共场所,实施的扰乱民航运输秩序,危害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的一类通俗说法。

中国东航客舱部总经理 钟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机闹”情况,就是旅客之间互相抢占座椅,抢占行李架,不听从劝告,吸烟,包括电子烟,在客舱内大声喧哗,外放电子产品。
此外,像违规开启应急舱门,盗窃、故意损坏、擅自移动航空救生物品等设施设备,对机组人员实施暴力等行为都属于“机闹”行为。7月初民航局部署了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机组“机闹”应急处置培训,提升航空公司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机闹”行为。

首都机场公安局西航站区派出所所长 张强:我们将采取拘留、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我们将追究刑事责任。对单位和个人造成财政损失的,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警方也提醒旅客,遇有突发事件时,控制情绪,理性对待。遵守机舱秩序,配合机组工作人员。
责编:杨丽群
来源:央视新闻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故事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